科研活动

2016年度国家重点课题开题报告之五: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研究

2016年度国家重点课题开题报告之五: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研   究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7-04-10  

    2016年10月27日,南京师范大学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张新平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国家重点课题“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AHA160006)举行开题会议。华中师范大学范先佐教授,沈阳师范大学孙绵涛教授,苏州市教育局顾月华局长,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马斌处长,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南京市玉树路实验学校芮火才校长,南京师范大学吴康宁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张乐天教授担任评议专家,课题组主要成员也参加了开题报告会。正式开题活动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顾建军教授主持了欢迎仪式,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牧教授也参加了本课题指导工作。开题组听取并审议了开题报告,对本课题的评议意见如下:  

  第一,课题选题具有现实性价值。课题的选择基于问题、关注现实,从破解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紧迫难题出发,目标直指当前学校标准化建设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  

  第二,课题选题具有一定的关怀性。课题选择当下较为紧迫的关切盲区,面对“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农村,以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研究作为突破口,实施研究意义上的“精准关切”和“精准帮扶”。  

  第三,课题研究整体思路清晰,方法得当。课题遵循边研究边实践的路径,将理论建构与综合改革实验结合起来,既有理论建构,又有试点经验,保障研究结果更为科学和有效。同时,课题采用综合研究范式,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有效保证了研究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课题设计注重数据与证据。课题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将在广泛调研数据基础上,定量评价建设效果,真正评估与发现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优势与不足,并深入研究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作用机制。  

  第五,课题研究的可持续性强,应用性广。课题基于典型性原则,形成区域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代表性个案集,将各地区的典型经验汇聚、推广并分享,以点带面,开拓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群”的新局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性与示范性。  

  在讨论中,开题专家提出了完善本课题研究的具体意见,主要包括:其一,在进行顶层设计和课题开展中,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好理论深入与实践扎根的双重推进;其二,在深入总结全国各地典型经验与优势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相关针对性政策建议,形成政策报告或内参,提交给相关行政部门或决策部门,注重研究成果应用性的深入探索。  

  评议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开题,并建议根据所提意见对研究方案做进一步完善。